、佟癿iē”,同“咩”。象聲詞。羊氣上出為羋,牛氣口出為哞。從“羊”的字中也有一部分就是表示羊的各種狀態(tài)的。“羋”字其實(shí)就是表示羊叫喚時的聲音,也就是“咩”的一個異體字,所以該字讀為“mǐ”也就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了。
②“mǐ”,姓。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!叭谥d者,其在羋姓乎?” ——《國語》
在《羋月傳》火起來之前,相信大部分人其實(shí)連“羋”這個字都沒見過?雌饋硐袷切瞻?好,較真的同學(xué)請搬出《百家姓》,就不信找不到!可是翻了前面兩千個,還是沒找到這個字……所以,這么稀有的字究竟是從哪來的呢?
羋氏在后代為何罕見?
隨著《羋月傳》的熱力開播,不僅火了羋月這個曾經(jīng)稱霸秦國的歷史人物,羋氏之源也讓無數(shù)人好奇不已。其實(shí)羋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。除了宣太后羋月,歷史上的羋氏名人也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然而為何羋姓在后代卻很少見到?這就要說到中國古代的姓氏制度了。
氏作為姓的分支,其產(chǎn)生時間自然要晚于姓。氏乃是尊卑等級的標(biāo)志。周代實(shí)行“同姓不婚”制度,例如魯國與鄰近的齊國(姜姓)通婚頻繁,魯桓公與魯莊公父子兩代的夫人都是齊國公室女,為了區(qū)分彼此,一位稱為“文姜”,一位叫做“哀姜”。
羋姓的楚國與嬴姓的秦國通婚也是一樣的情況。春秋時代,楚共王娶“秦嬴”,楚平王則娶“伯嬴”。秦國也曾經(jīng)連續(xù)三代出現(xiàn)王后是楚人的事情;菸耐、昭襄王、孝文王的王后俱是楚女,其中就包括羋八子。這就是鄭樵在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里總結(jié)的“男子稱氏,婦人稱姓”。
如此嚴(yán)密而又理想化的宗法制度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的大變革中開始崩壞,孔夫子哀嘆的“禮崩樂壞”大抵如是。在上古文字中,“華”與“羋”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,因此羋姓也隨后演變成華氏、熊氏等。而至今時,羋氏更是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,如伍氏、項氏、屈氏、鐘氏、麻氏、靳氏、卓氏、莊氏等等。因此,在今天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,許多看似與羋氏毫無關(guān)聯(lián)的姓氏實(shí)則均由羋氏轉(zhuǎn)變而來。
季連乃羋氏始祖
《史記》說其起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,是屬于以圖騰崇拜為姓的姓氏。據(jù)史籍《史記·十·楚世家》的記載:“陸終生子六人,一曰昆吾,二曰參胡,三曰彭祖,四曰會人,五曰曹姓,六曰季連,羋姓,楚其后也……季連生附沮,附沮生穴熊。其后中微,或在中國,或在蠻夷,弗能記其氏。”最后的這個季連應(yīng)該就是羋姓的始祖。
季連是祝融之后,當(dāng)軒轅氏;羋姓,又當(dāng)從母姓,標(biāo)志著一個新的氏族的出現(xiàn)。羋姓的圖騰是羊,羊即羌,在典籍《說文解字》中注釋:“羌,西戎,羊種也……西方羌從羊!笨梢姡具B的母親來自西方羌部落集團(tuán)。據(jù)史籍《世本》的記載:“陸終娶鬼方氏妹,曰女嬇。”而根據(jù)史籍《后漢書·西羌傳》、《世本》宋衷注等的考定,鬼方即西方之羌。
在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中標(biāo)明,羌方與西羌的地理位置是一致的。商朝時期高宗(武丁)武功顯赫,在《周易·既濟(jì)》中記稱,“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”。在史籍《后漢書·西羌傳》中亦謂“至于武丁,征西戎鬼方,三年乃克”,在商朝時期的《新獲卜辭》中還有“伐羋”的記載。
可見,羋即鬼方,即西方羌中的一支。黃帝部落源自西北,歷來與西羌通婚,至祝融陸終仍娶鬼方氏之妹,其后并以母姓為姓,既說明季連其時仍帶有母權(quán)制的遺風(fēng),又進(jìn)一步證實(shí)了楚族源自黃帝族系,與西方之羌有著密切的血緣關(guān)系和經(jīng)濟(jì)、文化聯(lián)系。
季連姓羋,舉族南徙后又從蠻俗,故而后來的華夏族視之為“楚蠻”、“蠻荊”,楚人亦毫不隱諱地自稱為“蠻夷”,也就不難理解了。至戰(zhàn)國晚期,在秦國滅楚國之后,羋姓讀音開始發(fā)生了明顯的變化。
不僅如此,在上古文字中,“華”與“羋”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,因此羋氏也隨后演變成華氏、熊氏等。
而至今時,羋氏更是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,如伍氏、項氏、屈氏、鐘氏、麻氏、靳氏、卓氏、莊氏等等。
屈原原為羋氏后人
戰(zhàn)國時期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,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。屈原為戰(zhàn)國末期楚國丹陽人,羋姓屈氏,名平,字原,作為戰(zhàn)國時期黃老之學(xué)傳播者之一的屈原還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。
談及屈原家族,可謂是楚國赫赫有名的王公貴族。相傳春秋初期,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在一處名叫“屈瑕”的地方,并且以“屈”為簡稱。自此以后,其子孫后代就以屈為姓。但作為楚國貴族的傳統(tǒng)祖姓羋姓也被延續(xù)了下來,在屈姓基礎(chǔ)上保留羋氏。屈姓與昭姓、景姓一起并稱為戰(zhàn)國時代楚國王族三大姓。屈氏從春秋前期一直延續(xù)到戰(zhàn)國后期,后人屈原作為楚國的著名政治家也備受楚懷王信任,兼管內(nèi)政外交大事,并一直是楚國的政要之一。
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,所以人們更習(xí)慣叫屈原而不叫羋原。先秦時期,姓氏有別,姓是有血緣關(guān)系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,氏是某個支系的稱號。氏,經(jīng)三代后成為姓。而“羋”姓衍生出來的“氏”有不少大家熟悉的,如白氏、景氏、葉氏、伍氏、項氏、查氏等。
楚莊王最低爵位興起的羋姓王族
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莊王(?~前591)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也為羋姓后人,名旅,又稱熊侶。
根據(jù)史籍《國語·鄭語》中記載:“祝融之后有八姓。融之興者,其在羋姓乎?蠻羋蠻矣,唯荊實(shí)有昭德,若周衰,其必興也!绷d姓季連部從蠻俗,建立了荊國。而楚之先祖從帝嚳起,均居火正稱祝融,至夏王朝時期都成為了夏后族的附庸方國。
隨后商國部隊興起,取代了夏國入主中原,但早期的子商和羋楚分屬于華夏族東西兩個不同集團(tuán)(子商屬東集團(tuán),即華族,羋楚從夏屬西集團(tuán),即夏族),在曾經(jīng)輝煌強(qiáng)大的夏族失敗的陰影之下,其附庸部落羋熊族也愈發(fā)潰不成軍。就在整個部落即將分崩離析之時,祝融六姓或八姓四處流落。
面對不斷的失利,作為季連之后的羋姓族人背井離鄉(xiāng),開始了重筑山河的歲月。
他們離開故地新鄭一帶,輾轉(zhuǎn)至丹淅、荊山的漢水流域。自祝融陸終之后,史籍《史記·楚世家》中記有六姓,而在《國語·鄭語》中則記為八姓,即己、董、彭、禿、妘、曹、斟、羋。
周初統(tǒng)治者為分化瓦解華夏勢力,封以子男(周官爵中最低級別)之田,居丹陽(今湖北秭歸),為羋姓,即最初的楚國(荊國)。因此,楚國王族也為羋姓熊氏,所以又稱熊盈諸族。
米芾本姓羋后改為米
北宋著名畫家米芾,本姓羋,后改為同音字米。他還有個名字叫“米癲”,有人說是因為他吊兒郎當(dāng),辦事二百五,也有人說他并非真癲,只是為人不羈,特有骨氣。
宋朝寫字最出名的要數(shù)“蘇黃米蔡”四大家,其中的“米”指的就是米芾。在意境方面,他講究“平淡”和“高古”,除了寫寫畫畫,金石器玩也是無所不好、無所不通。
關(guān)于這位大神的另一個傳說是潔癖纏身。他嫌用盆不衛(wèi)生,自己發(fā)明了“自來水系統(tǒng)”:他讓人用一個銀壺往外倒水,自己就著水流洗手。洗完之后,米芾兩個手互相拍打,一直到手干了也不用毛巾擦。也是靠著潔癖挑出了一位女婿來,只因這女婿名叫段拂,字去塵——拂過了還要再去塵,真是夠干凈。文/葛凱迪